新收復城市中實行的軍事管理,是最初為保護城市采取的應急措施。這一措施側重于加強攻城部隊和入城黨政干部紀律,對于城市收復后盡快打消工商業(yè)疑懼、安定人心等起到重要作用。
1948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解放了楊柳青。其部三十八軍(一縱隊)、三十九軍(二縱隊)駐防楊柳青地區(qū)。旋即成立了以許海濤為主任、董成彬為副主任的楊柳青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隸屬中共冀中十分區(qū),轄鎮(zhèn)內各街。12月21日市總工會負責人王志勇、劉恒等干部,組織召開了“腳行”工人大會,建立了腳行工會。12月26日軍管會首次召開中小學教員大會,宣布成立楊柳青市中小學教師聯合會。12月楊柳青設市建置,李軒任市長。楊柳青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在楊柳青鎮(zhèn)估衣街47號石家大院內辦公。
1949年1月楊柳青解放之初,群眾不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天津尚未解放,敵人造謠破壞,敵機不斷襲擾。為了穩(wěn)定群眾情緒,楊柳青市軍管會張貼布告,召開各界人士會議,大力宣傳黨的城市政策,向群眾講明解放戰(zhàn)爭形勢、敵我力量對比,說明天津、北平即將解放,及時解除了群眾的思想顧慮。與此同時,解放軍大量進駐,加強了防空力量的布防。解放軍干部、戰(zhàn)士紀律嚴明,愛護百姓,使群眾情緒日趨穩(wěn)定。
為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解除群眾的憂慮,軍管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組織力量拆除敵人遺棄的碉堡工事,修復被破壞的公共設施等。楊柳青的社會秩序日趨穩(wěn)定。
1949年3月在軍管會的領導下,建立了16個街公所。4月經八地委與天津縣商定,楊柳青鎮(zhèn)劃歸天津縣,楊柳青市建置撤銷,成立了楊柳青鎮(zhèn)各級黨政機構,管轄范圍為鎮(zhèn)內16個街,即勝利街、解放街、長勝街、光明街、民主街、革新街、改善街、中心街、互助街、進步街、牌坊街、利民街、興華街、平安街、建設街、和平街。4月楊柳青鎮(zhèn)“婦救會”成立。至此,楊柳青結束軍管。鎮(zhèn)內群眾情緒穩(wěn)定,工商業(yè)戶開始營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