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冊、照片、功牌、印章、房契、算盤、油燈、酒壺、牌匾及生產(chǎn)制作器具,這近百件藏品如同會“說話”,向人們講述著老醬園自明代以來的風雨滄桑。 前門糧食店街3號,六必居博物館近日在老店原址上開館迎客。游客到此,可一覽這家583年老醬園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
一進博物館二層,鎮(zhèn)店之寶之一“六必居”老牌匾就映入眼簾。這塊金字招牌渾身都是故事。從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看,《燕京雜記》最早提到六必居:“‘六必居’三字相傳為嚴嵩所書,端正秀勁,不類其人。”
昔 日老店究竟是何模樣?博物館內(nèi)復原的老店,讓人一目了然。貨架上,擺放著六必居傳承至今的十二個經(jīng)典產(chǎn)品及“洪憲”年間的廣告。柜臺上,陳列著老賬本、算 盤和售賣工具;柜臺內(nèi),幾個不同規(guī)格的簍子,是當年六必居盛放醬菜和調(diào)味品的容器。左側(cè)墻壁上懸掛的是六必居木匾,右側(cè)懸掛的是六必居的布褡褳和秤桿。據(jù) 介紹,六必居是山西臨汾人開的,六必居這些年不斷派人前去追根尋源,其中不少貨真價實的老物件兒正是從當?shù)厮鸭鴣怼?/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