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綜合 |
|
||
|
||
“大家好,下午村委會工作人員將入戶發(fā)放口罩及宣傳品,望大家不要外出,給工作人員開下門,感謝大家配合!”今年大年初四上午,李七莊街辛院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朱金龍把編輯好的消息發(fā)到了該村的村居民微信群中,村民紛紛點贊,感謝之情溢滿屏幕。這只是朱金龍在疫情防控期間,帶領村里為村民們做的其中一件事。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里,朱金龍始終把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凡事都為大家先想一步、多想一步,誠信為民,守護著村里的平安。 疫情面前,最先想到的是群眾 1月24日0時,我市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朱金龍馬上通過各方朋友聯(lián)系口罩等物資采購渠道,緊急采購了N95口罩、消毒粉等抗疫物資。他提議,口罩是群眾急需使用的物資,必須盡早安排發(fā)放。隨后,村“兩委”商議決定,全體工作人員入戶為村民發(fā)放口罩。工作人員將12棟樓、55個門、791戶都走了一遍,入戶的同時,他們對村民是否接觸過武漢來津人員,是否離津等信息進行登記,口罩發(fā)放工作與信息排查工作雙管齊下,做到覆蓋全面、底數(shù)清晰、工作細致。 發(fā)放口罩這一舉動,得到村民、居民的廣泛贊譽,村民們都說:“太棒了,正愁買不到口罩呢。”“這下能救急了,不然出門買東西都不敢啊!”“村委會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后期村委會還陸續(xù)給村民發(fā)放了愛心口罩、消毒酒精、消毒液等物資,增強村民居民防護意識。 疫情面前,最重要的是落實 在考慮到辛院老村外來人口多,為了切實履行好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上減少病毒輸入的風險,村里特制定了辛院老村疫情期間管理辦法,對老村進行封閉式管理,嚴把入口關。派專人24小時管理,禁止非老村常住人員進入。并抓緊定做了“出入證”600個,給老村常住居民登記并發(fā)放“出入證”,所有常住人員必須持有出入證和身份證雙證合一才可以進入辛院老村。同時,落實“房東責任制”,嚴把隔離關。通知所有房東叮囑外地租戶近期不要返津,如已返津,要與房東當面核實身份信息,并按規(guī)定居家隔離,待隔離期滿且體溫無異常后發(fā)放“出入證”方可進出老村,內(nèi)外聯(lián)防聯(lián)控,切實維護好全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出入證”的辦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辛院村很快將“出入證”的辦理擴大到芳溪園小區(qū),針對買房戶及租房戶辦理,一并落實“房東責任制”。從2月9日至今共辦理小區(qū)出入證700余份,對從外地陸續(xù)返津的住戶勸導居家隔離14天,在隔離期對隔離人員進行體溫登記、垃圾清理、生活用品采買工作,以高效率的工作最大限度為隔離人員的生活提供便利。疫情形勢雖然好轉(zhuǎn),但辛院村卡口工作并未降低要求,每一項工作措施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絲毫沒有松懈。 疫情面前,最靠譜的是埋頭苦干 在這場戰(zhàn)“疫”中,朱金龍始終沖鋒在前,堅守一線,起到了“頭雁”的關鍵作用。 每天8點,他便到村口點位和工作人員一起把好入口關:測溫、掃碼、登記、詢問,不管是風雪肆虐還是寒雨連綿,朱金龍都沒有缺過崗。他說,卡口是和居民接觸最多的地方,而且實行嚴格的出入制度,卡口處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摩擦的地方,他得經(jīng)常去盯崗,才能及時協(xié)調(diào)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各項工作連軸轉(zhuǎn),電話摸排、防疫宣傳、小區(qū)出入登記管理、公共區(qū)域消毒……每一件事情他都要細致部署安排,加班加點對朱金龍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每天要忙到晚上9、10點才能回家,有時剛回家端上飯碗,工作又來了。由于每天在卡口執(zhí)勤,他的臉上曬出了最美“口罩印”。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朱金龍帶領辛院村全體工作人員扎扎實實做好抗疫工作:防控部署、采購物資、宣傳覆蓋、入戶排查,力求做到嚴密布控點位、落實群眾急需、創(chuàng)新老村管理、帶動志愿服務同步推進。辛院村黨支部在抗疫戰(zhàn)線最前沿的地方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團員先鋒崗,在村黨支部的號召下,普通黨員及在職報到黨員們積極發(fā)揮作用,爭先恐后參與最辛苦的抗議工作。村入口執(zhí)勤人手不夠了,村中黨員、熱心群眾紛紛報名幫忙,先后有近30名黨員和群眾在村入口或老村入口志愿執(zhí)勤測溫。村民代表也紛紛擔負起自己所包樓門的外來人員排查工作,當好疫情防控的哨兵。辛院村領導班子始終相信,腳踏實地、細致入微、用心用情地做實每一項工作,一定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任。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