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援疆的喜悅,帶著對工作的使命和責任,孫萬輝來到這個神奇美麗的地方——于田。沙海無邊苦作舟,環(huán)境復雜、工作艱苦、語言障礙、盡管困難重重,但他還是樂此不彼,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工作中。
進疆以來,孫萬輝嚴格按中組部有關要求,在援疆工作組、派出單位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強學習、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嚴于律己、努力工作,始終傳承“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用行動履行著援疆誓言,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立足現實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孫萬輝掛職于田縣斯也克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分管扶貧工作。工作中,他深入百姓,為民解憂。為準確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任務底數,找出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白天下村入戶,晚上匯總數據研判。下村沒有車就徒步,沒有翻譯就用手機自帶軟件,充分體驗了工作的艱難和“5加2、白加黑”的新疆工作狀態(tài)。為進一步摸清農戶收入底數,他對包村20戶邊緣戶進行了走訪。有一次,原本2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由于溝通困難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他到達農戶家時,天色已晚。這家農戶屋里只有土坑,沒有家具、家電,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孫萬輝通過翻譯和他們溝通,了解家里工作、種植、養(yǎng)殖收入情況,孩子上學情況。談話中得知男主人患有癲癇病,由于沒錢也不能及時就醫(yī),只能硬扛。他聽了以后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決心在3年援疆工作中要努力幫助這家人,讓他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通過努力,他梳理了鄉(xiāng)、村、戶三個層面的百余條問題清單,建立了臺帳,掛賬銷號。他充分發(fā)揮援疆干部的優(yōu)勢,當好宣傳員、聯絡員和服務員,千方百計為當地爭取資金、項目。通過援疆工作組,他爭取夜市項目資金100萬元,并負責推進建設實施、解決2個未脫貧村40多人的庫爾班手工坊建設裝修,主動對接完成天津市助力脫貧村資金落地到位,為鄉(xiāng)村學校捐贈書包、鉛筆盒各150個,結對貧困戶捐款2000元,主動走訪企業(yè)數十家,協調幫銷鄉(xiāng)滯銷農產品300萬元,為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奠定了基礎。他主動靠前一線指揮,推動工作有效進行,嚴格按援疆工作組規(guī)定、黨委分工,努力抓好本職工作,團結班子成員,與群眾打成一片,艱難險重任務沖在前,一線指揮,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庭院改造、包村入戶摸底,做到日夜堅守、模范帶頭、親自制定方案,檢查、督導掌控標準,以實際行動真正做到融入百姓、融入工作、扎根新疆。
強化紀律約束自身,努力克服困難,樹立良好形象。孫萬輝嚴格落實援派干部管理若干規(guī)定,服從受援地管理,主動匯報思想,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自覺遵守廉潔勤政多項規(guī)定,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從不向組織提任何個人要求。掛職鄉(xiāng)鎮(zhèn)最大困難還是吃和行的問題,鄉(xiāng)里沒有食堂,每天下班后要買菜、燒水、做飯;下村入戶沒有車只能靠自行車或步行,生活很艱難,但他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一心撲在工作上,無論吃的苦、歷的險,還是得與失、感與悟,都令他難以忘懷。他在工作、生活中率先垂范,用行動去譜寫天津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