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qū)王穩(wěn)莊鎮(zhèn)小韓莊村的張慶慧家庭是一個擁有20多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張慶慧與卞慶舉結婚十幾年來,家庭和睦,妯娌和諧,婆媳關系融洽,是鄰里稱贊的好家庭,他們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點滴的情誼詮釋著家是愛的港灣的真諦。
夫妻和睦,孝老愛親
張慶慧二人膝下只有一女,丈夫每天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張慶慧在家里孝敬老人,教育女兒,夫妻之間恩恩愛愛,從未紅過臉。對于卞慶舉來說,妻子是他成功背后的女人,有了她,他可以在外面無所顧忌地闖事業(yè),家里的一切都有張慶慧操勞,給予她最深的信任。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張慶慧深諳此話,十年前,公公因病去世,為了婆婆能安度晚年,兄弟五個有個不成文的家規(guī):不管婆婆住在誰家,都要有人每天陪婆婆聊天,讓她過得舒心。這樣的習慣,一堅持就是十年,從來沒斷過。張慶慧說:“每天聽他們聊聊日常,聽聽婆婆聊點以前的事或者家庭瑣事,大家就會非常開心。”婆婆已經(jīng)86歲了,如果誰缺席了,或者是遲到了,她就會一直等著,人老了,所求的并不多,兒女承歡膝下,是再好不過的了。
上孝婆婆,下教子女
張慶慧夫妻不僅在精神上關愛婆婆,陪婆婆看電視、聊天,扶她去散心,在生活中更是竭盡所能地照顧她。婆婆腿腳不太方便,為了讓婆婆增強體質(zhì),平時飲食里多有肉、魚。為避免婆婆吃飯時卡到,夫妻倆總要細心地挑去肉類骨頭、魚類骨刺,再放到婆婆碗里。張慶慧還經(jīng)常給婆婆洗頭、洗澡、換衣服,保持身上干凈清爽,天氣晴朗的日子,她常扶老人下樓曬曬太陽,補充鈣元素。
張慶慧夫妻對老人的孝敬讓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女兒從小就孝敬奶奶,有時候張慶慧忙不開,她就學著母親平時的樣子照顧奶奶。張慶慧經(jīng)常教育女兒,要孝老愛親,結婚后也要尊敬、孝順公婆,與人為善,做一個孝順的媳婦。
妯娌和睦,家庭和諧
真心是編織親情的紐帶,張慶慧結婚以來,每年大年夜,五個小家庭都要聚到一起,圍繞著婆婆過年。張慶慧和妯娌們一起下廚,精心地烹飪美味的菜肴,擺上兩大桌,在全家和和美美的團圓飯中,按慣例召集兄弟姐妹、侄兒等開家庭年終總結會,讓大家交流一年來的業(yè)績,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商量解決辦法,暢談新一年的規(guī)劃。婆婆說:“家庭人丁興旺,和和美美,親人間互助互愛,生活快樂,就是我現(xiàn)在最大的期望。”老太太每天會用期待的眼神在門口等著玄孫放學歸來,到家后最老的和最小的都會逗一逗,看到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讓做小輩的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張慶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優(yōu)秀的家風深深扎根,大力弘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