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23日稱,“歐西里斯-雷克斯”探測器任務出現了突發(fā)狀況。日前,該探測器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采集到巖石樣本并飛離后,一些樣本碎粒正不斷從探測器泄漏到太空中。
2016年9月,OSIRIS-REx探測器被發(fā)射升空,2018年底以來,探測器一直圍繞著“本努”運行,并將收集到的數據和圖像發(fā)回地球。圖為OSIRIS-REx探測器拍攝的小行星“本努”上的巖石。
NASA于23日臨時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該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但丁·勞雷塔稱,通過對探測器拍攝到的圖像進行分析,研究人員認為,探測器采集到400克的樣本,這一數量比預期的多。然而,目前,樣本收集器的封蓋被一個較大的石塊撐開了至少一厘米的縫隙。收集器位于探測器機械臂末端。目前,碎粒正持續(xù)經縫隙泄漏到太空中,泄漏量并不穩(wěn)定。它們漂浮在探測器周圍,像一團粒子。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科研人員稱,在采集太空巖石的過程中,機械臂與“本努”接觸,并向表面下方插入了5厘米。但在探測器點火準備離開時,機械臂卻突然進一步插入了24到48厘米。科研人員表示,該團隊在研發(fā)測試中并沒有遇到這一問題。
目前,探測器已經離開“本努”等待返回地球。此前,NASA計劃在24日測量樣本的質量。然而,面對這一突發(fā)狀況,科研人員取消了這項操作,并作出立即讓探測器返回地球的決定,希望將損失降到最低。這一決定意味著在2023年探測器返回地球之前,科研人員無法知道最初采集到的樣本質量。
據美聯社報道,這是美國首次在小行星表面采集到巖石樣本,科學家計劃采集至少2盎司(60克)的樣本。這項任務耗資超過8億美元。小行星“本努”是一顆富含碳元素的古老的小行星??茖W家稱,對它進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