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發(fā)展是當今時代旅游發(fā)展的大趨勢,傳統(tǒng)的被動式、旁觀式游覽已不能滿足年輕群體對文化旅游的期待,他們更希望獲得個性化、情感化和全身心參與的新奇體驗。”基于大量調查研究,市人大代表何琳認為,“沉浸式”游覽即將成為文旅項目新主流,天津應抓住這一機遇,打造具有濃郁天津特色的“沉浸式”演藝精品,進一步推動天津文化旅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何琳調查發(fā)現(xiàn),這幾年,“沉浸式”演藝項目已在多地悄然興起,他舉例說:“如上海以莎翁名劇《麥克白》為藍本的‘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武漢的《知音號》民國風情水上船體演藝等,以其高還原性的場景打造、零距離交互式觀看體驗,成為年輕人競相追捧的高流量項目。在天津,具有百年歷史的利順德大飯店也積極試水沉浸式項目,陸續(xù)推出了‘博物館里的音樂會’、‘陽臺音樂下午茶’、‘文化夜市’等活動,獲得了極高的市場關注度。”
“天津‘十四五’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加強頂層設計,打響‘近代中國看天津’旅游品牌。我們可依托五大道小洋樓、解放北路‘金融街’、意式風情街、海河觀光帶等文物建筑和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專業(yè)文化演藝團體資源,打造別具特色的‘沉浸式’旅游演藝項目。”何琳說。如在小洋樓里上演《雷雨》《日出》等經(jīng)典話??;在歐式建筑里舉辦小型歌劇、室內高端音樂會;在海河上打造集餐飲、娛樂、演出為一體的水上演藝項目等,從而拉長旅游產(chǎn)業(yè)鏈,形成“日+夜”旅游模式,帶火各商圈夜間經(jīng)濟,提升天津“夜經(jīng)濟”的文化品位,讓“夜津城”更加璀璨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