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綜合 |
|
||
|
||
讀書能改變性格? 英國著名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在400年前就發(fā)現(xiàn),讀書能潛移默化地改變?nèi)说男愿?。他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縝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的確,書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中怨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guān)心他人;胸懷狹隘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 很多人覺得,讀一本好書很難,但其實在讀書時,只要你敞開心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幻想書里面的人物與場景……感同身受,即可悟理如云。 第五期“青閱征集令”優(yōu)秀作品展為大家?guī)砣M讀者好書推薦以及讀后感,跟隨著他們的思緒,慢慢在書的馨香中沉浸,感受一次心靈的交流吧! 親子共讀 最美時光 衛(wèi)健委 付晨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每年一到這個季節(jié),閱讀這件事就會被更多的提及。雖然繪本教育在國內(nèi)流行的年份尚短,但是在日本、臺灣等地卻是風靡已久。在日本,繪本是全民讀物,對日本的媽媽來說,給孩子讀繪本就是日常。讀繪本,不止是為了讀,更多的含義是親子互動。所以要是媽媽覺得我給寶寶讀書,讀完就行了,那很難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我在培養(yǎng)自己孩子閱讀的興趣時,自己也變成了繪本迷。蒲蒲蘭繪本館的創(chuàng)始人石川郁子說:“工作時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打開喜歡的繪本,回到初心,堅持下去。”的確,讀繪本,不止孩子喜歡,對大人來說也是益事。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選擇孩子感興趣、真正的好書,并且能夠讓孩子養(yǎng)成長久堅持的一種習慣,又該如何做呢?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在我輔導大寶功課時,二寶女兒就開始各種搗蛋,這時,寶爸就會拉著二寶到臥室里讀繪本。他們一起在讀卷兒的繪本《餃子和湯圓》時,就會角色扮演,因為爸爸比較胖,又是個大光頭,和故事中湯圓的形象非常吻合,3歲的女兒喊爸爸“湯圓”,她扮演“餃子”,因為這本書主要是描述南北方地域差異,所以寶爸在扮演湯圓時,特意改成南方口音,其實我們都是北方人,說的肯定不標準,只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南北方的差異不止在食物上,語言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現(xiàn)在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時,只要門鈴一響,女兒就會非常開心的大聲喊“湯圓回來啦!” ![]() ![]() 如果《餃子和湯圓》是講南北方差異,那么就要提到另外一本繪本《小粽子,小粽子》。小粽子們?yōu)榱说玫酱鸢福旱降资潜狈降奶痿兆痈軞g迎,還是南方的咸粽子更好?而吵的不可開交,就在這時,非常有智慧的竹筒粽爺爺就會出現(xiàn),告訴他們不管是甜粽子還是咸粽子,你們都是中華小粽子。這時小粽子們才明白,原來大家都是一隊的,要團結(jié)一心,一起參加劃龍舟比賽。 我家大寶在讀小學二年級,他現(xiàn)在就比較喜歡故事情節(jié)更跌宕起伏,插畫顏色更為鮮明的繪本。推薦繪本畫家李星明的作品《蘇丹的犀角》。故事主要是描繪犀牛蘇丹悲慘的一生。因為人類的貪婪,恣意盜取犀角,獵殺犀牛,導致世界上一個神奇的物種北白犀的滅絕。這頭北白犀來自非洲的蘇丹,所以給它取名叫蘇丹。小時候的蘇丹很幸福,因為有媽媽的陪伴,所以畫面也是橙紅色的;到了青壯年,為了保護蘇丹不被盜獵者殺害,把它送去了捷克的動物園,這時的蘇丹很孤獨無助,所以畫面是憂郁的藍色;到了蘇丹的老年,它又被送回了非洲的自然保護區(qū),回到了它熟悉的土地,可是心境已經(jīng)改變,這時的畫面是灰綠色的。每次讀這本書,孩子都會略帶傷感。 ![]() 以上三本繪本,都是國內(nèi)原創(chuàng)繪本,我個人也非常喜愛。下面再推薦幾部國外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 ![]() ![]() 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再經(jīng)典不過了,我3歲的女兒在讀《永遠永遠愛你》這本時,都會感動到流淚。 ![]() 培養(yǎng)樂觀的好性格,皮特貓再適合不過了。 ![]() ![]() 專業(yè)知識性強,內(nèi)容豐富,DK百科系列,百科類的權(quán)威。 好的繪本實在太多了,就先推薦到這吧。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我給孩子買了很多繪本,而他只喜歡其中的一部分,最喜歡的那幾本,讀的次數(shù)不下百遍。其實,幼兒在一遍遍的重復中學習語言,的確考驗父母的耐心。不過別著急,這只是一個幼兒發(fā)展期的正常現(xiàn)象,不用擔心寶貝會得“繪本偏食癥”,好好享受孩子這個特殊的發(fā)展時期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西青區(qū)人民法院 楊小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可能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啟蒙讀本,但是這本書卻越讀越新。讀時的心情是隨著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命運而起伏。細細品味著這本書,品味著保爾的精神。我們必學習保爾所代表的那種精神,不屈、奮進、勇敢、奉獻。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沒有一個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卻未必人人都會煉就一塊好鋼。那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xiàn)那烈焰熊熊的煉鋼場面。人生亦如煉鋼,沒有什么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種途徑——煉!有人說保爾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后退;在疾風暴雪的建設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饑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沒有屈服,終于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切都是困難都是暫時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在突破障礙、戰(zhàn)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我們面對困難的決心和意志,就是磨練人生的火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沒有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唯有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頑強丁毅力,朝著更高的山峰去攀巖,才是青年人應有的心態(tài)。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yōu)良的素質(zhì),并有執(zhí)著的追求,在正確的生活目標,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讀《擺脫貧困》 尋發(fā)展之路 第一稅務所 張君昱 2020年是我國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這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反貧困斗爭。在迎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9899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中國再次創(chuàng)造了一個彪炳史冊的奇跡! 《擺脫貧困》一書是習近平總書記在1992年7月發(fā)表的,是一篇政治理論著作。早在31年前,習近平主席在福建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時,率先帶領著當?shù)厝罕婇_啟了擺脫貧困的道路。習總書記以身作則“四下基層”,為此傾注了的大量心血,不僅僅是為福建全省脫貧工作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更是為全國脫貧攻堅樹立了模范和標桿。 《擺脫貧困》全書僅11萬字,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全文圍繞閩東九縣如何實現(xiàn)脫貧致富這一主題,極具前瞻性的提出了“精準扶貧”“扶貧先扶志”和“扶貧先扶智”等重要觀念和工作思路,不僅僅是對中國,也是對未來走在脫貧道路上的發(fā)展中國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2019年11月,該書入選2019年“農(nóng)民喜愛的百種圖書”。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再到孫中山“家給人足,四海之內(nèi)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擺脫貧困,不僅僅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nèi)容。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zhàn)收官之年,中國的脫貧攻堅事業(yè)已經(jīng)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講好中國故事、走好中國道路,這也是中國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和前瞻。 中國未來發(fā)展新征程上,必須要敢闖敢試、敢于爭先,勇于去尋找中國未來發(fā)展的突破口,沒有“殺出一條血路”的奮勇拼搏,是無法將中國的故事講好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稊[脫貧困》所傳達的、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激勵著后來之人。征途無止,更需要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這樣才能夠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在新征程上行穩(wěn)致遠。 |
||
|
||
相關(guān)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