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綜合 |
|
||
|
||
聽王奶奶講過去的故事:遠近聞名的“南八鄉(xiāng)的小大人”。 ![]() 三下山東查逃犯 1964年6月,縣委抽調我搞四清工作,我被分配到葛漁城鄉(xiāng),負責鄉(xiāng)所屬單位的四清,在工作進行當中,我發(fā)現供銷社的一名職工有貪污貨款問題。在與其談話時發(fā)現不是本地口音,我便追問原籍情況,發(fā)現他說話吞吞吐吐,語無倫次。我懷疑有問題,就向上級領導匯報了,請求外調。領導很重視,經研究決定進行調查。 王廣海自稱是青島人,我們就三下山東青島,查找他的底細。前兩次是秘密的,都查無此人,最后一次沒辦法,就帶他本人去,果然有收獲,一個長輩的嬸子認出了他。后來我們就把他帶回來了,轉天青島公安局來電話,正好是我接的,說王廣海的堂弟是教師,來公安局檢舉,說他是刁炳進,不叫王廣海。公安局說,正是他們找了幾十年的歷史反革命,是原來的地主階級“還鄉(xiāng)團”團長,有三十條人命在身上,解放后逃亡,以叫賣香油為生。1956年公私合營過渡,過渡到葛漁城供銷社當一名售貨員,已更名改姓。 青島公安局很快來到我縣,和縣公安局干警一同將其逮捕,押解回原籍山東青島,不久伏法。后來給我們寄來槍決布告給予張貼,除了一害,大快人心。 事后很久,我想起來都很害怕。那時候也不知道膽小,也就二十一二歲,人稱“南八鄉(xiāng)的小大人”,揪出來個反革命。那時候一說“小大人”,就知道是我。揪出這個反革命是上級領導的支持和我們組全體同志的功勞,受到表揚,這也是我們對工作的負責認真,一而再再而三地為民除害。 十年文革廢青春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領導靠邊站。當時我是黨組班子成員、組織委員、團書記。有一天,造反派寫了一張大字報:“王克香,站出來革命!”我沒有理他們,過兩天,我找了幾個造反派的團員,問他們,這是啥意思?他們說:“那天斗劉某某,你沒有發(fā)言,提醒你一下。”“是這樣,我理解你們學習毛主席語錄,上街慶祝,我也參加了政治上經濟上的學習。咱們都是搞商業(yè)工作搞經營的,毛主席說要發(fā)展商業(yè)和副食品生產,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毛主席說,每日每時要關心群眾的利益,群眾要求有糧有菜有肉吃,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第一大事,我們的本質是為人民著想,我們每天開門,有顧客進來,他們都渴求各種商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再說我們是經營者,不賣錢,咱們能生活嗎?”說到這,他們沒說什么,沒跟我為難,這是文革開始第一次接觸他們,后來我也有點膽怯,那時我才20多歲,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后怕呀!文化大革命后期造反派,反革一級有功。他們都檢查了各種錯誤,部分同志參加了學習班進行教育。 輾轉武清到津門 我的工作從1961年調到葛漁城,一干就是十多年。結婚的時候正逢文化大革命,我們兩地分居。婆家一家都在天津,戶口都在天津。我的孩子快上學了,戶口跟著我,只有我們在這上學很難辦。 文化大革命基本結束,各單位班子成立,包括我的領導說,再干幾年吧,所以我的工作又書歸正傳了。有一次縣組織部開會,我順便跟部長說了我現在的困難,請他幫忙,我是沒有辦法。部長說:“現在需要你,這些年你工作認真負責,大家都知道,我會幫你的,有機會告訴你,不要著急。”回單位后,我跟我們書記把事情說了,他表示支持,如果有機會就辦吧。那我只有耐心等待。大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部長給我們劉書記打來電話說:“咱們和武清縣不合并了,武清要劃給天津市,現在可以先調武清縣,問王克香行嗎?”我聽后很高興,連忙感謝部長,他立刻給聯系了武清縣組織部。我寫了申請書報給安次縣組織部,不久武清縣組織部就通知接收我,可以辦手續(xù)了。我沒想到這么快,感謝領導的幫助和黨組織的關懷。1970年4月,我調到武清縣王慶坨鄉(xiāng)供銷社黨辦工作。 ![]() 1972年6月王慶坨同事在一起 不久供銷社建黨支部,我分工負責組織工作。三年后,武清縣正式劃給天津市。于是,1972年12月,我從王慶坨調到天津市西郊區(qū)商業(yè)局工作。 講述人簡介 王克香:天津市西青區(qū)楊柳青鎮(zhèn)輕機廠社區(qū)居民。她是社區(qū)居民眼中樸實的“愛管閑事”的王奶奶,還是小區(qū)居民身邊的“保健專家”。她特別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她不計任何回報,向社會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向群眾散發(fā)著自己的余熱。 這些年來,王克香陸續(xù)榮獲文明家庭和孝順兒女一等獎、楊柳青鎮(zhèn)優(yōu)秀共產黨員、感動西青身邊好人、楊柳青鎮(zhèn)優(yōu)秀共產黨員、西青區(qū)最美家庭、“西青好人”等榮譽,并入選“天津好人榜”。 (編輯整理:張一然)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