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綜合 |
|
||
|
||
“解放前,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吃不飽穿不暖。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老百姓的日子才有了希望……” 在西青區(qū)大寺鎮(zhèn)南北口雅愛中心小學“黨史宣講進校園”活動中,一位老人正在給學生們講黨史課。結合自身的經歷和體會,老人將中國共產黨發(fā)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娓娓道來,那洪亮有力的聲音、慷慨激昂的狀態(tài),讓人難以相信他已是83歲高齡。 宣講結束后,同學們意猶未盡地圍著老人提問,他一一耐心解答,并勉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本領,扣好人生第一??圩印?/p> 講臺上的這位老人,就是曾獲得“天津好人”“西青區(qū)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的李德志。這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后把自己的全部熱情和心血都奉獻給了黨的思想文化宣傳事業(yè)。 宣講明星“李大爺” 李德志1998年退休后,就來到西青區(qū)大寺鎮(zhèn)王村從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曾經從事大專院校教學和黨建工作的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長,想方設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村民們的尊重和贊譽,大家都親切地叫他“李大爺”。 “文化是老百姓的精神食糧,要讓先進文化引領群眾積極向上。”開展基層宣講是李德志的工作之一。作為大寺鎮(zhèn)模范宣講團成員,李德志運用自己在職時的授課經驗,從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到疫情防控、文明條例、民法典……通過生動樸實的語言,為基層黨員群眾帶來接地氣的精神食糧。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他更是不辭勞苦,跟隨宣講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qū)、進村莊,進行多場黨史宣講。耄耋之年的李德志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發(fā)展和強大,他用幾天時間專門梳理了黨史發(fā)展脈絡,總結了新中國發(fā)展的重大成就與寶貴經驗,結合自身工作、生活經歷進行宣講,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認真學習黨史、用心銘記歷史。 在村委會,他給王村全體黨員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并組建群眾理論學習小組,幫助大家提高思想水平;在田間地頭,他為村民傳達最新的政策精神,告訴大家在鄉(xiāng)村振興路上,靠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奮斗;在企事業(yè)單位,他在講課之余帶領大家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用歌唱的形式激發(fā)聽眾的愛國情懷…… “李大爺基本都是脫稿講,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這么大歲數了,他一直堅持站著講。”“八旬老人都有這樣的勁頭兒,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聽過李德志宣講的人,無不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量身定制”精準宣講 為了在王村工作方便,原本住在市區(qū)的李德志搬到了村委會提供的宿舍里。在他的宿舍,到處都是黨的理論書籍和折疊整齊的剪報。每當看到權威媒體上的好文章,李德志都第一時間剪下來,用紅筆劃重點,為的就是給宣講工作做知識儲備。他的每張剪報都配有“文章摘錄卡”,上面詳細記錄了題目、類別、來源等。這樣的習慣延續(xù)了20多年,這樣的剪報共計5萬余張。正是多年的積累,讓他在宣講中對各類素材爛熟于胸、信手拈來。 李德志的宣講不但內容豐富、情感充沛,而且還為不同群體“量身定制”:給小學生講,多講故事;給村民講,通俗易懂;給黨員干部講,理論水平要高……為了提供精準的“點單”式服務,真正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他在每次宣講之前都認真?zhèn)湔n,常常深夜還在打磨稿子。“不改到滿意,我睡不著覺。” 正是因為精心的準備,讓李德志的每場宣講都非常精彩,聽眾反響熱烈。王村藝術團青少年兒童活動負責人張苓艷說:“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特別喜歡聽李大爺講,因為從中能獲得很多知識,對我們黨光輝歷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全情投入文化事業(yè) 除了致力于宣講工作,李德志還為王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獻計出力。他參與建設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王村藝術團,邀請專人創(chuàng)編舞蹈,帶領舞蹈隊參加各類比賽,獲得多個國家級和省市級獎項。 “李大爺帶動了村里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一位80多歲的老黨員,還不辭辛苦地在基層發(fā)揮光和熱,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大寺鎮(zhèn)王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田金銅說。 前一段時間,李德志因為腰病發(fā)作住院治療。出院之后,他又帶著滿滿的精氣神兒,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為王村的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奔波忙碌。說起這件事,他的老伴兒石淑珍既心疼又無奈:“老李從年輕時就是一個‘工作狂’,家里的事指望不上他。這次出院之后,他又堅持搬回宿舍住,我雖然不放心,但是拗不過他,只能支持他、照顧他。” 很多人都勸李德志在家頤養(yǎng)天年,他卻說:“只要一站上宣講臺,我就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只要我還干得動,就會盡職盡責地講好每一場。用一個老黨員對黨的忠誠和熱愛,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貢獻,為農村的文化事業(yè)和精神文明建設出份力。” 通訊員 楊雅君 楊陽 作者手記: 想象一下,83歲時,你在做什么?是在享受兒孫繞膝之樂、是在和老伙伴們曬著太陽聊天,還是在旅游、刷視頻或研究養(yǎng)生? 李德志的83歲,每天在琢磨著怎樣宣講更受歡迎、舞蹈隊排練個什么新節(jié)目、王村的景區(qū)解說詞怎樣更完善,且樂此不疲。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他一直前行?他把對黨的忠誠和對文化事業(yè)的熱愛融入血液,把讓村民們精神富足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這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一種信念。 共產黨員無論年齡多大,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成為一團火、一束光。我想,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聚焦西青)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