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管子·樞言》——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信用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新形勢下,了解信用知識、維護(hù)信用記錄逐漸成為企業(yè)和個人的必修課,為了將誠信故事傳遞給更多人,天津西青微信公眾號開設(shè)專欄“弘揚誠信文化”,定期分享誠信典故或誠信書籍等,以生動有趣的效果直抵人心。
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重義輕利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兩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張“言必信,行必果。”此外,我國的語言體系里還有大量諸如“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樣稱贊誠信精神的成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許多誠信人物及故事廣為傳誦。今日,將帶大家穿越古今,追尋體味文明古國的誠信記憶。
晏殊樹信 誠信是無形資產(chǎn)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jìn)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xí)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給他“同進(jìn)士出身”。晏殊當(dāng)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nèi)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jǐn)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曾子殺豬 承諾容易信守不易
曾子殺豬在中國可謂膾炙人口,曾子與其妻將要去市場,年幼的孩子想要跟隨父母一同前去,一邊走,一邊哭,曾妻不愿讓其跟隨,于是就哄騙孩子說:“你回去,等我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就同意了。不久,曾子與其妻歸來,曾子提刀捉豬便殺,其妻連忙阻攔,說:“哄孩子的不可當(dāng)真,”然曾子卻反駁妻子的的觀點,說:“千萬不能騙孩子,孩子小,不懂事,作為父母如果今日失信于孩子,如果孩子將來跟我們學(xué)騙人,我們將來還如何教孩子為人立身。”最后,曾子不顧妻子的反對毅然殺豬,不肯失信。曾子的做法啟示我們,誠信如黃金,承諾容易,信守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