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建立節(jié)約型社會,不僅需要各行各業(yè)的努力,同樣需要每一個家庭的參與。勤儉節(jié)約,反對浪費,從每個家庭開始。
本市公益志愿者馬凱介紹,現(xiàn)在人們外出就餐,都比較注重“光盤行動”。在外人看不到的家庭廚房中,更應該注重節(jié)約,避免浪費。
購買食材應適量,沒必要囤積。按照家庭所需買菜,既不浪費,又能吃得新鮮,還能保證食材多樣化。對于超市里的“買一送一”、打折促銷等特價菜活動,不要盲目多買,盡量按需采購;如果實在買多了擔心吃不完就壞了,盡量分給親朋鄰居,避免浪費。水果也應按需購買,尤其是香蕉、草莓等水果,容易腐爛變質(zhì)。
對于批量采購的食材,要注意保存。比如大塊的肉類可以分切成份再冷凍儲存,吃的時候拿出一份解凍即可,避免大塊肉反復解凍導致變質(zhì)。散裝的米、面、豆類可以裝在密封罐里保存,防止受潮和生蟲。如果是在高溫潮濕的夏季,可以把米、豆類、花生、核桃等放在冰箱冷凍。
做飯也應把握好量,盡量少剩飯剩菜。剩下的米飯和饅頭、包子、餃子、生面條等面食,可以分裝好放進冰箱冷凍,吃之前拿出來蒸透。如果放冰箱冷藏,很容易讓這些富含淀粉的食物變得干硬,也容易變質(zhì)。家長做飯時可以鼓勵孩子參與,告訴孩子糧食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約意識和習慣。
供水部門提示市民,家中用水應注意節(jié)約,盡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如,淘米水以及洗菜、洗水果的水可以澆花;洗衣服的水、洗臉水、洗澡水存儲到桶內(nèi),可以用來拖地板、沖廁所。水龍頭、馬桶都可以更換成節(jié)水型。另外,洗菜、洗手、洗臉、刷牙時不要一直開著水龍頭。洗碗盤時,可用紙或抹布擦掉油污,再用水沖洗,或是用熱水沖洗,能有效去掉油污,降低用水量。
供電部門提示市民,家中用電需養(yǎng)成良好習慣。用高效節(jié)能熒光燈替代白熾燈可節(jié)電70%至80%,用電子鎮(zhèn)流器替代電感鎮(zhèn)流器可節(jié)電20%至30%。天花板、墻壁盡量選用反射率較高的淺色材料裝飾。定期擦拭、清掃照明燈具,提高燈具反射率。
看電視時,調(diào)至合適的音量和亮度;電視機應離開墻10厘米以上,以利散熱。電視機不看時,蓋上防塵罩,以免電視機吸進灰塵增加電耗。用洗衣機洗衣服時,強洗模式比弱洗模式省電。依照衣物重量、臟污程度、衣物質(zhì)地、洗滌劑用量、水溫等來確定洗滌時間,合理用電。電冰箱應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背面離墻壁至少10厘米,上面及側(cè)面至少保持10至30厘米的空間,以提高散熱效果與運轉(zhuǎn)效率。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夏季調(diào)高(冬季調(diào)低)電冰箱溫度控制,不要長時間置在強冷或急冷位置,增加耗電量。冰箱門縫墊損壞應立即更換,否則耗電會增加5%至15%。冰箱不要塞滿食物,儲存量以八分滿為宜,以免負荷過重,阻礙冷氣流通,影響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