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既要物質豐富,也要精神豐盈。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天津大力推出文化新舉措,積極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從百姓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出發(fā),從文化惠民和繁榮演藝市場的有機結合出發(fā),從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體制機制出發(fā)──天津文化惠民卡應運而生。
文惠卡這項踐行文化改革的舉措努力求“變”。政府把補貼院團變?yōu)檠a貼觀眾,這一“變”,不單“變”出了觀眾愛上劇場的文藝心,還“變”出了院團為人民創(chuàng)作的動力與活力,也“變”出了津門演藝市場的百花齊放;這一“變”,也打通了“觀眾、院團、市場”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
不論千變萬變,文惠卡“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不變。以文惠民,讓人們的文化生活滿載豐碩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文惠卡帶來的文化福利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讓滿是煙火氣的日子越發(fā)地從容、優(yōu)雅;一部部充滿文化自信的精品力作,讓舞臺藝術生輝,也給予心靈潤物無聲的滋養(yǎng)。文藝之光,照亮了一座座劇場,點亮了百姓的美好生活,讓一座城散發(fā)出灼灼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