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圖片 |
|
||
|
||
為提升全區(qū)養(yǎng)老服務質量,更好地樹立全區(qū)養(yǎng)老護理行業(yè)模范典型,全面提高養(yǎng)老從業(yè)人員整體素質,鼓勵養(yǎng)老服務人員在服務上力爭優(yōu)秀,充分調動廣大養(yǎng)老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經前期單位推薦、網絡投票、評審組評審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綜合職業(yè)道德、業(yè)務素質、服務意識、群眾口碑等整體素質,最終產生了2022年度疫情期間“最美養(yǎng)老護理員”人選5名?,F(xiàn)面向全社會公示。 公示期:2022年5月27日—5月31日 聯(lián)系電話:022-23831830 1.王艷如 社會山養(yǎng)老院 “王姐就像一束陽光,讓老人們在養(yǎng)老院的晚年生活充滿溫暖”,“只要有王院長在,即便疫情嚴重,我們做兒女的心里都很踏實”這是老人家屬對王艷如的評價。 從2017年10月8日社會山養(yǎng)老院試運營那天起,王艷如就為自己定下三個工作目標和一個心愿:護理工作要高標準要求自己;用對待父母的標準真情實感關愛老人;高標準嚴要求進行管理;所有的努力都為了達成讓老人們在養(yǎng)老院住著舒心家屬放心的心愿。 王艷如珍惜每一次護理培訓和院長培訓的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護理方面的專業(yè)知識,虛心向專家和同行請教,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康養(yǎng)模式,即養(yǎng)——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康——有效的身體康復,樂——豐富的精神生活,安——和諧的家院關系。 護理員要有社會責任感,社會山養(yǎng)老院住養(yǎng)的老人大多是失能失智、半自理或全護理老人,每天的洗漱、喂飯、翻身、大小便、每周定期洗澡、換衣物、床例、被罩,繁雜瑣碎,工作的高強度是對護理員心理和毅力的極大挑戰(zhàn)。住養(yǎng)老人中有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zhàn)士,有離休干部,有人民教師,有高級工程師,有產業(yè)工人,有勞動模范,也有普通農民。在王艷如心中,他們年輕時為保衛(wèi)和建設國家做出了貢獻,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黃奶奶是天津市先進勞動模范,2017年11月16日入住養(yǎng)老院,雙側胯骨壓瘡皮膚破損嚴重,面色蒼白,腦梗塞,腿栓塞、吞咽功能困難、沒有語言溝通能力,王艷如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喂飯、喂藥、按時擦洗翻身拍背,打開塞露通便,堅持每天和老人聊天、唱歌,使老人在短時間內壓瘡恢復,各身體機能有所緩解。近四年如一日照護,無怨無悔,讓老人的家屬無比欣慰,見到她就說:“你就是我們老娘的親女兒!” 肖奶奶是高級工程師,2021年9月2日腦出血,左腿血栓,直接從環(huán)湖醫(yī)院出院入住社會山養(yǎng)老院,老人帶有鼻飼管,尿管,思維混亂,言語溝通能力困難,王艷如主動擔起了照顧老人的全部生活照料,老人家屬提出每天要做康復鍛煉,她向家屬保證每天2次給老人做鍛煉。由于疫情,老人家屬不能探視很是擔心,她就通過視頻把老人的情況向家屬匯報。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老人在她精心護理下,撤掉了鼻飼管尿管,能夠正常吃飯和交流,家屬感動的送來錦旗“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關愛老人健康,敬老愛老楷模,你就是我的天使。” 新冠疫情對養(yǎng)老院是一次極大地考驗,為保證老人們的安全,養(yǎng)老院數(shù)次封閉管理,王艷如帶頭以院為家,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的各項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養(yǎng)老院老人們的生命安全,數(shù)月不回家,克服重重困難守護著老人們。這期間老人們未出現(xiàn)一例壓瘡,跌倒事件,每天堅持讓每位老人家屬通過電話、視頻方式緩解思念之情,時時處處用“愛心、真心、誠心、細心、耐心”考量自己示范他人。 2.謝梅香 人壽堂養(yǎng)老院 謝梅香同志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她樸實大方、充滿責任心,從事護理工作近七年。她積極熱情、和藹可親,為思想上有壓力的老人進行耐心的思想疏導,每逢中秋、春節(jié)等重要的節(jié)日,總會留在院里陪伴老人,緩解老人的思想壓力、緩解因為節(jié)日不能與家人團聚而產生的焦慮感和孤獨感,耐心疏導老人的情緒。她愛崗敬業(yè)、勤奮熱情,貼心照顧好每一位老人,用溫暖的微笑、細心的服務,成就大愛。雖說工作平凡,但她卻以無微不至的護理,為老人晚年的生活帶來一份安逸。她用無私的愛抒寫了無數(shù)真情故事。 謝梅香同志在人壽堂養(yǎng)老集團服務過三個分院。在武漢分院取得了護理員資格證書,并擔任重度護理組的組長的工作。從專業(yè)度到服務品質,都得到了集團領導、老人及家屬的高度認可。在人壽堂養(yǎng)老院武漢分院工作時,護理的是一位老爺爺,患有腦梗后遺癥不能獨立行走,嚴重的半身不遂,每天只能依靠輪椅生活,久而久之脾氣非常暴躁。此時又逢武漢大面積爆發(fā)嚴重的新冠疫情,為了保護在院老人的身體健康,養(yǎng)老機構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老人逐漸出現(xiàn)了不愛動、食欲欠佳、情緒低迷等現(xiàn)象。看到老人這種狀態(tài),謝梅香心里非常著急,她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陪伴老人進行康復訓練、經常唱歌給他聽,每天變著花樣逗老人開心,她以自己的這份誠心打動了老人,逐漸地老人的清緒得到了舒緩。 謝梅香自己經常說:“即然選擇了神圣的養(yǎng)老護理行業(yè),就要把我們愛心、熱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老人為中心,以老人滿意為服務目的。對說話不清楚和有溝通障礙的老人,更要耐心的溝通。”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多年來,謝梅香同志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斷提高護理操作技術水平,特別擅長護理偏癱和腦梗后遺癥的老人,對長期臥床需要進行鼻飼的失能老人,也耐心細致的進行專業(yè)護理及復健。多次受到患者家屬以及同行的一致好評。在擔任護理組長的同時主動承擔起照護部的調解工作,榮獲家屬贈予的多面錦旗。 從事養(yǎng)老服務行業(yè)致今,謝梅香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從未出現(xiàn)過一次安全事故,對待院內的老人如同對待自己的家人。特別是這次疫情期間,每次養(yǎng)老院封閉管理,她都主動要求留守院內,從沒有一句怨言。對老人有著兒女般的細心,也有朋友般的真誠。在封閉管理期間,為防止老人們生活沉悶,她自編老人拍手歌,主動帶領護理員陪老人們唱歌跳舞。把老人們的生話調動得豐富多彩。 在平日的護理工作中,謝梅香嚴格要求自己,力爭精益求精,最大限度的讓老人能感到如家般的溫暖。她日復一日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在這七年里,她贏得了榮譽,獲得了肯定,也得到了成長。為了老人們能夠安度晚年,她知道未來任重而道遠,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將會不忘初心,為養(yǎng)老事業(yè)繼續(xù)貢獻自己的力量。 3.代春明 康樂養(yǎng)老院 養(yǎng)老護理員是一份充滿愛心的職業(yè),是一份體現(xiàn)熱情和親情的工作,是一個又臟又累又苦的工作,又是一個充滿樂趣的工作,每一位養(yǎng)老護理員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代春明是一位在養(yǎng)老這個平凡崗位發(fā)揮自身余熱的人。他雖然學歷不高,但卻很有一套照顧老人的方法。每個人無論大小、老少都希望被人肯定,被人欣賞,代春明深知這一點,他通過贊賞與鼓勵激發(fā)老人的熱情,增加自己的信任度,拉近與老人之間的距離。 有一位紀爺爺來的時候情緒很不穩(wěn)定,經常思念家人,天天心情低落,經常流淚,而且自身患有嚴重的腦梗死后遺癥多年,所有事情都需要人協(xié)助。代春明耐心傾聽紀爺爺?shù)谋磉_,不斷鼓勵他,不厭其煩的猜測紀爺爺?shù)男睦恚钡讲聦o爺爺所表達的意思。紀爺爺?shù)募胰?,老伴身體不好,兒女工作忙。代春明就時常跟老爺子聊天,讓他多吃飯,養(yǎng)好身體,給兒女減輕負擔。平時,代春明常常幫紀爺爺洗澡,修剪指甲,尊重他的生活習慣,幫他換被褥整理房間,把他當親爹一樣照顧,讓他感覺到身邊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同他在一起。剛開始紀爺爺來的時候還有嚴重的褥瘡,身上奇癢無比,醫(yī)院都治不好。紀爺爺身體動不了,自己還不能撓癢,擦藥,簡直是受罪了。代春明就每天為紀爺爺擦拭身體,上藥,用開水燙衣服、燙被罩,一星期的努力下來,身上褥瘡結痂了,慢慢的脫落,紀爺爺?shù)娜殳彵恢斡?。經過這一次事件,紀爺爺在院里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親情,心理得到的滿足,天天美滋滋的。這樣的事跡,這樣的關懷,在代春明身上數(shù)不勝數(shù),成為康樂養(yǎng)老院的模范。 代春明從業(yè)9年以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做著自己本分的工作,他把這份工作當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每個月志愿給院里的老人理發(fā),有的老人患有嚴重的灰指甲,他搖身一變成了修腳師傅。有的老人在臨終時,為了讓老人盡量安詳?shù)娜ナ?,尊嚴的去世,代春明總是沖在最前面,給老人擦拭身子,換衣服,拿老人當自己親爹親媽一樣照顧。這些舉動老人家屬看在眼里,其他老人看在眼里,工作人員看在眼里,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敬佩。 疫情肆虐,養(yǎng)老院封閉管理。上門磁、貼封條、做核酸,家屬不能探視、護理人員不能出去,讓這本就枯燥的工作更加艱難。代春明不改初心,依然那樣工作,依然那么不知疲憊,依然對老人還是那么細心。不論是休息時,還是工作時,看到哪里忙不過來,他總是第一個沖上前去幫忙。十來年的護理工作,使代春明對老人更加了解,更加熱愛護理員這個崗位,他說:“我們不僅要善待父母,善待自己,更要善待生命,善待老人,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4.龍思甲 怡園長者中心 龍思甲畢業(yè)于天津職業(yè)大學,2018年畢業(yè)后一直從事養(yǎng)老護理的相關工作,至今從未間斷。在養(yǎng)老護理的路上,她堅定不移的努力前進,爭當初心不改的養(yǎng)老人! 在校期間,龍思甲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高級護理員的資格證書,畢業(yè)后就業(yè)于怡園長者中心,現(xiàn)任組長一職,曾獲天津市第二屆“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暨全國養(yǎng)老護理職業(yè)技能大賽天津賽區(qū)西青區(qū)選拔賽二等獎,天津市第二屆“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暨全國養(yǎng)老護理職業(yè)技能大賽天津賽區(qū)選拔賽三等獎等獎項。 憑借著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實操技能和積極的服務態(tài)度,龍思甲得到了老人和家屬們的認可與好評,多次獲得院內優(yōu)秀員工稱號。養(yǎng)老護理是一份偉大的職業(yè),這份職業(yè)寄托著家屬的期望、老人的希望,是具有一份使命感的職業(yè)。當好一名養(yǎng)老人,做好一份護理工作,不僅可以讓家屬安心、放心,更有可能會給老人帶來一份新生的希望。 新入住的李奶奶,患有重度骨質疏松身體極為瘦弱,初到怡園時體重不足70斤,因在家中跌倒導致腰部骨折,保守治療期間骨折所帶來的疼痛,時常會引發(fā)老人情緒暴躁,老人同時還患有阿爾茨海默癥,更增加了照護難度。其中最為困難和必須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幫助李奶奶進餐,李奶奶查體報告顯示,身體多項指標不達標,營養(yǎng)素缺乏,對骨折處的愈合阻礙很大,所以在進食、進餐增加營養(yǎng)方面,需要格外關注。剛開始李奶奶對進餐極為抗拒,會煩躁的把飯菜推開,甚至有時還會出手拍打吼罵護理人員,這種情況發(fā)展下去,對李奶奶的身體將會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將危及生命,辦法總比困難多!考慮到李奶奶的身體情況,必須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幫助促進骨頭愈合,龍思甲鍥而不舍的挖掘新方法。李奶奶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帶著護腰,搬運、掖藏自己的各種物品,窗簾后面、床墊底下、柜子縫里等等,都是她藏寶貝的好地方。為了走進李奶奶心里的小世界,龍思甲一有時間,就會跑到她面前“混個臉熟”,幫助她一起整理物品,在身旁保護著她,順應著她的行為,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龍思甲不懈的努力和陪伴,李奶奶逐漸熟悉并接納了她,甚至偶爾還能叫出她的名字,讓人十分驚喜?,F(xiàn)在龍思甲和李奶奶已經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進食、進餐時也是非常配合。 經過一年精心的護理,李奶奶從最初面色蠟黃不足70斤的體重,到如今面色紅潤體重足有90斤,身體的各項指標也恢復正常。龍思甲經常帶著李奶奶參加院里組織的各項活動,使李奶奶的性格也有很大變化,結交了不少新朋友,每天愛說愛笑,整個人煥然一新??吹嚼钅棠态F(xiàn)在的狀態(tài),家屬十分滿意,對養(yǎng)老護理人員表示了莫大的肯定與認可,極為感謝的贈送了一面錦旗,這更加堅定了龍思甲的為老之心,鼓舞她在養(yǎng)老行業(yè)走下去的信念,龍思甲說:“身為一名為老、愛老、敬老的養(yǎng)老護理人,我內心充滿自豪與驕傲!一定不改初心,努力前行!” 5.高祝秀 馨和老年公寓 高祝秀是一名普通的養(yǎng)老護理員,卻是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不平凡的人。高祝秀經常說:“與老人相處久了就離不開了,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她每天穿梭在老人之間,對每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了然于胸,甚至老人一個眼神等細微動作,她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 在高祝秀照護的長者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許大爺,許大爺只有一個女兒,并且長期定居在日本,無法親身照護許大爺。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更是無法回國探望老人。2021年2月5日,許大爺因心臟衰竭緊急送往醫(yī)院進行搶救,因唯一家屬不在國內,住院手續(xù)及費用由養(yǎng)老院代為辦理和墊付,可是誰來陪床照護老人呢?許大爺患有小腦萎縮,對不認識的人有抗拒,脾氣暴躁導致醫(yī)院的護工無法照護。作為一直照護許大爺?shù)淖o理人員,高祝秀也深知這個情況,她與家中兒子和身患殘疾的愛人打電話協(xié)商,告知想到醫(yī)院照護許大爺?shù)南敕?,她的善良得到了愛人和孩子的支持與鼓勵,更受到了許大爺家屬的敬仰與感激。在高祝秀的細致照護下,許大爺很快康復出院。 受疫情影響,養(yǎng)老院全體員工時常封閉在院內。老年人群體本身免疫力較弱,為易感染人群,在馨和老年公寓內,高祝秀等一群“逆行者”和“陪伴者”,用細心和愛心為院內幾十位老人筑起防控新冠病毒的鋼鐵城墻,將病毒牢牢地擋在門外,將暖暖溫情洋溢在門內。 高祝秀積極號召其他護理人員,每天密切觀察老人們的情緒。她從自身做起,看到有情緒低落的老人,就會開導老人,帶領老人做游戲,讓老人與兒女視頻,以緩解老人想家的情緒。她還會在輪休的日子里,去食堂為老人做蒸甄糕、手搟面條、蒸小刺猬的面食,增加老人吃飯的樂趣,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雖然她的學歷不高,但是她憑借十年如一日積累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一套優(yōu)秀有效的護理方式,受到老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院里的奶奶,每天都大閨女、大閨女的喊她,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家人。無論老人怎么樣對待她,她的口號只有一句,就是:老人永遠是對的,如果錯是我們工作沒做好。這樣的心態(tài),使高祝秀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 十幾年的護理工作,使高祝秀對老人更加了解,更加熱愛護理員這個工作,她說:“我們不僅要善待父母,善待自己,更要善待生命,善待老人,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西青民政)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