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聞 >> 綜合 |
|
||
|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2020年的春天,所有人都在努力做一件事,那就是抗擊疫情。走進西青區(qū)大寺鎮(zhèn),帶您看一看“十代”人共同抗“疫”的故事。 20后: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 大寺鎮(zhèn)青凝侯村村民張克珍,今年已經98歲。張奶奶是青凝侯村74歲老黨員、退伍軍人王文友的媽媽。得知兒子要為青凝侯村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送去雞蛋、水果等慰問品,張奶奶拿出200元錢,說:“幫媽媽也帶上一份兒心意,告訴防疫一線的孩子們,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的!”在奶奶的影響下,張奶奶的孫女也為村里捐了500元。 ![]() 30后:力所能及的我一定要做 大寺鎮(zhèn)大蘆北口村年過83歲的朱桂英奶奶,是一名老黨員了,疫情期間她叫來兒媳婦,并囑托兒媳一定要把這1000元捐款送到村委會,她要為抗擊疫情的工作人員出點力,“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作為一名老黨員,力所能及的我一定要做!” ![]() 40后:我是一名黨員,真想為大家做點什么 大寺鎮(zhèn)大蘆北口村71歲的鄭元俊,新年前夕生了一場大病,在經歷了開胸手術后,正在恢復期的他主動聯系村委會,鄭大爺在電話那頭說:“我住院做手術了,正在療養(yǎng)期,身體情況不允許我出門,作為黨員是真想為咱們村民做點什么啊。”鄭元俊曾經是一名村衛(wèi)生所大夫,經常帶頭常參加村集體活動,為人熱情。如果不是身體情況不允許,鄭大爺肯定會利用所學醫(yī)療知識,積極投身防疫阻擊戰(zhàn)當中。疫情當前,他委托家人送來1000元捐款。 ![]() 50后:齊心合力戰(zhàn)疫情,最好一個都不被感染 大寺鎮(zhèn)金友花園社區(qū)66歲的任玉華阿姨,是金友花園社區(qū)“今生友鄰”志愿團隊成員。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后,任玉華阿姨見物資緊缺,向金友花園社區(qū)捐贈了大量生活用品。當防疫工作人手緊缺的時候,任阿姨主動提出參加防疫志愿活動,和工作人員一起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社區(qū)大門登記詢問來往人員,并對居民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任阿姨總是笑呵呵的說:“咱們齊心合力戰(zhàn)疫情,最好讓我們小區(qū)一個都不被感染!” ![]() 60后:一定做好消毒,絕對不留死角 曾榮獲“天津好人”稱號的田金友,今年51歲,是大寺鎮(zhèn)王村物業(yè)公司經理,入黨積極分子,他帶領王村物業(yè)工作人員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組織力量對金祥園、金龍鑫苑和別墅園區(qū),實行晝夜二十四小時的疫情防控巡查,對社區(qū)每天進行兩次的消毒,絕對不留死角,關愛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員工,為執(zhí)勤人員發(fā)放口罩和棉大衣,還擠出時間為峰山藥王古寺解決跑冒滴漏的設備缺陷問題。 ![]() 70后:堅決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大寺鎮(zhèn)王村安保負責人楊天慶同志,44歲,共產黨員,24小時戰(zhàn)斗在金祥園小區(qū)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帶頭捐款1000元,同時組織8名保安人員,晝夜堅守在金祥園入口處,嚴格檢查進入的車輛,進行登記,進入社區(qū)測溫,不讓一人漏檢。“我是一名保安負責人,更是一名黨員,沖鋒在前我責無旁貸,堅決不漏一車,不漏一人,一定帶領大家把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打好打贏”,楊天慶這樣說。 ![]() 80后:我只是盡自己微薄之力 大寺鎮(zhèn)北口村“80后”黨員秦家利,不僅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負責北口村龍津園小區(qū)物業(yè)整體防控工作,更是先后為大寺鎮(zhèn)政府捐贈1000個口罩、大寺鎮(zhèn)執(zhí)法局400個口罩、大寺鎮(zhèn)環(huán)衛(wèi)200個口罩,為北口疫情防控工作捐款5萬元,“我只是盡自己微薄之力,一定要打贏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zhàn)!”此外,他還主動加入夜間巡邏隊,與工作人員、志愿者一起為守護全村村民巡邏。 ![]() 90后:青年黨員,要不忘初心使命的沖鋒一線 張建璐,大寺鎮(zhèn)王莊子村村民,是大寺鎮(zhèn)綜合執(zhí)法局的一名隊員,時刻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他的妻子孫妍,同樣戰(zhàn)斗在王莊子村的防疫一線上。同是1992年出生的他們,在緊張的抗“疫”一線上彰顯了青年人的擔當與責任。“現在防控形勢這么嚴峻,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就要不忘初心使命的沖鋒在第一線。”“這時候啥也不想,就想做黨員應該做的事,多為小區(qū)居民做些實事,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90后”黨員伉儷,他們雖然不在一個崗位,但他們并肩沖鋒陷陣,張建璐精準進行進津車輛排查,孫妍全心投入小區(qū)返津人員的排查、登記及宣傳,黨旗在他們兩夫妻的心中高高飄揚。 ![]() 00后:只要疫情不退,我們定抗“疫”到底 大寺鎮(zhèn)大任莊村宋一平和劉松霖兩名同學分別是天津理工大學中環(huán)信息學院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2班的學生,19歲。疫情發(fā)生以來,兩位同學積極響應團中央“立即行動,投身疫情防控”的號召,自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每次來往的車輛都積極配合檢查,每個人都主動帶上了口罩”。兩名志愿者說大部分群眾都能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這讓他們青年志愿者非常安心。兩人表示:“只要疫情不退,我們定抗‘疫’到底,加油!” ![]() 10后: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疫情防控,大寺中心小學的小學生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為主題繪制了一幅幅生動的手抄報。一幅幅寫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向白衣天使們致敬!”的手抄報充分表達了同學們對武漢抗“疫”一線白衣戰(zhàn)士的由衷欽佩和贊美之情,也展現了少先隊員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熱切關注,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們對打贏這場戰(zhàn)“疫”的信心。 ![]() 以上只是“十代”人抗“疫”故事的縮影,在大寺鎮(zhèn),還有數以萬計的老黨員、退伍軍人、機關干部、黨員志愿者、青年團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文明志愿者、熱心群眾等等,他們有的日夜值守在抗“疫”一線,有的為籌備防疫物資捐款捐物,“疫情不退,我們不退”,2020年,“十代”人共同譜寫的春天一定會到來,2020,我們必勝!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