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后”的姑娘,很愛笑,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每當她面對別人的稱贊,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她叫吳曉英,剛滿30歲,居住在西青區(qū)大寺鎮(zhèn)泉集里社區(qū)。大學畢業(yè)之后便走入婚姻殿堂的她,因為丈夫工作的特殊性,結婚后一直和公婆居住在一起。在大多數人看來,和公婆一起居住會有諸多的不便,也會引起很多的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諧??墒沁@個純真的姑娘卻用真情默默地為這個家庭付出著,家人因為有她的存在而充滿歡聲笑語。
公公婆婆的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還有一個年齡尚小的孩子,丈夫一個人在外上班,家庭的重任便落在她一個人的肩上。她的婆婆腿摔傷了,加之原本就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壓,傷口遲遲不愈合導致無法走路,她帶著孩子陪婆婆去醫(yī)院,每天為婆婆擦洗照料,做好飯端到婆婆面前,精心伺候從不厭煩,就這樣日復一日,婆婆在她精心照料了6個月后腿傷終于有了好轉。婆婆逢人便說:“我這個兒媳真是我的貼心人,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兒媳,我家曉英待我比親閨女還親。”
婆婆的腿腳剛有點起色公公又突發(fā)腦出血,生活真是很愛給這個年輕的姑娘“出難題”。吳曉英的丈夫工作性質特殊,每個月休息的時間很短,帶著公公去醫(yī)院的重任再一次落在她柔弱的肩上,每天要送公公到醫(yī)院輸液,再去醫(yī)院前還要將婆婆和年幼的兒子的早飯做好,醫(yī)院和家兩面兼顧。她也因為心理壓力大偷偷哭過,可是每一次她又告訴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付出換來一家人的健康和團圓,這點苦我一定撐得?。?rdquo;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到她的家中看望,公公婆婆說起這個勝似閨女的兒媳眼中不禁泛起淚光。
吳曉英的丈夫在鐵路工作,一年到頭在外奔波,她為了支持愛人的工作,自己選擇全職在家照顧一家老小。她的丈夫說,這么多年我知道她背負著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默默付出了很多,本應該我來承擔的部分她也扛了起來,就為了讓我能夠安心的好好工作??梢哉f她的支持就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唯有加倍對她好才能不辜負她一直以來為家庭的付出。
吳曉英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兒子雖然還年幼,但是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兒子。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里填;爺爺奶奶病了,兒子也總是陪伴在他們左右逗他們開心,把爺爺奶奶感動得直掉眼淚。
不僅如此,吳曉英還熱衷于社區(qū)志愿服務,每當社區(qū)有需要,她都會第一時間趕來,平日里在社區(qū)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文明養(yǎng)犬條例、清理樓道內的小廣告、發(fā)放創(chuàng)文宣傳單等等都有她的身影;疫情期間主動加入到社區(qū)的排查志愿者隊伍當中,挨家挨戶進行宣傳排查;和社區(qū)工作者一起站門崗測溫排查,從來沒有抱怨過,她說這是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做的,關鍵的時候就要沖在前,沒有什么好炫耀的;社區(qū)居民都為她點贊!
她樂觀開朗,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熱心公益,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平淡的歲月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位身邊人默默送去關心和愛,沒有表白,不求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