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奶奶,今天涼,您別出門了,我一會兒就給您送飯去。”日前,西青區(qū)精武鎮(zhèn)興旺里社區(qū)居民戴麗文撥通小區(qū)內(nèi)孤寡老人邊大娘的電話,準備給她送去好吃的。多年來,54歲的戴麗文一直照顧著身邊已無親人的邊大娘。
照顧孤老
邊大娘今年72歲,獨自一人居住在興旺里小區(qū)。“邊大娘一輩子未婚,無兒無女,如今身邊已經(jīng)沒有親人了。”興旺里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寶麗告訴記者。
戴麗文退休之前在社區(qū)附近的一個報刊亭工作。她每天看到邊大娘獨自坐在亭子邊,一來二去,便與邊大娘熟悉了起來。聊天中戴麗文得知,邊大娘十幾歲時,她的養(yǎng)父母在三天內(nèi)先后離世,令當時還年少的邊大娘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精神狀態(tài)也越來越差。隨著年齡的增長,邊大娘的腰病越來越嚴重,疼起來甚至難以起床,吃喝都成了難題。聽說邊大娘的這些情況后,戴麗文感到心疼的同時,也萌生了照顧這位老人的想法,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家里人都特別支持我。”戴麗文說。自從戴麗文第一次走進邊大娘家后,幾乎每天都去探望,幫她干家務活兒,陪著她聊天解悶,逢年過節(jié)也會陪她。邊大娘的牙口不好,戴麗文就上網(wǎng)搜索,研究著給邊大娘做營養(yǎng)又好消化的飯菜,讓老人能吃得健康、吃得順口。
解決困難
幾年下來,邊大娘的精神和身體狀態(tài)越來越好,也把戴麗文當成了親閨女,有什么心里話都跟她說。“現(xiàn)在邊大娘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陳寶麗說,戴麗文也幫助社區(qū)解決了邊大娘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難題。
“閨女,我家樓上鄰居的廁所漏水,水都灌到我家里了,怎么辦???”去年12月的一天深夜,邊大娘著急地給戴麗文打來電話求助。戴麗文放下電話,半夜里頂著寒風一路小跑來到邊大娘家。由于當晚一直聯(lián)系不上樓上的房主,戴麗文就拿著水盆,蹲在邊大娘家的衛(wèi)生間里,一次次地舀水、倒水,一直忙到了早上。上午,戴麗文聯(lián)系到樓上的房主和物業(yè)人員后,最終幫邊大娘解決了漏水的煩心事。由于受涼加勞累,戴麗文感冒并發(fā)起了燒。不過,這也沒有耽誤她關心邊大娘。她自己生病去不了邊大娘家,就讓她的丈夫給邊大娘送菜送飯。
采訪中記者獲悉,當邊大娘遇到麻煩事,如換燈泡、修水管等,戴麗文經(jīng)常會把她的丈夫叫來幫忙,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幫助著無依無靠的邊大娘。
志愿服務
如今,每當有人在邊大娘面前提起戴麗文,邊大娘就會說:“這個閨女心好,照顧了我這么多年,從來不嫌麻煩。雖然我沒有孩子,但我覺得她比親生閨女還親!”戴麗文多年照顧邊大娘的故事也感動了許多居民。陳寶麗告訴記者,如今不少居民都會給邊大娘送飯或送幾件衣服,上門陪老人聊天,讓老人不再感到孤獨。
采訪時,幾位居民告訴記者,戴麗文是社區(qū)里的熱心人,她一直默默地做好事不圖回報。如今,在照顧邊大娘、自己的父親和婆婆之余,戴麗文還參加了社區(qū)志愿服務隊,只要有時間就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上門慰問社區(qū)里的其他孤寡老人。“她的熱心,她的奉獻和善良,一直感動著我們,也帶動了鄰里的和睦之風。”陳寶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