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10時,河西區(qū)廣東路與圍堤道交口車水馬龍,廣東路方向信號燈為綠燈,由于馬路很寬,很多行人還沒通過斑馬線。此時由廣東路駛出的右轉車輛,紛紛放慢車速安靜地等候行人通過,一位跑步通過的行人還向司機揮揮手表示感謝?!耙郧坝袝r會和行人搶道,這兩年,通過交警的宣傳和管理,自覺有了這個意識,‘寧等三分,不搶一秒’,保證大家的出行安全才是真的。”出租車司機賈師傅說。
《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稱《條例》)自2019年5月1日實施以來,本市公安交管部門多措并舉積極推動各項措施落實,特別是針對闖紅燈、跨越護欄、鳴喇叭、違規(guī)變道、不禮讓行人等9項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持續(xù)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發(fā)動,并通過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對600余萬起不文明交通行為予以糾正治理,使廣大交通參與者主動遵法守規(guī)意識明顯增強,不文明交通行為顯著減少,形成了群眾支持治理、社會參與共管的良好氛圍。
嚴字當頭,常態(tài)長效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公安交管部門以中心城區(qū)主干道路和主要路口為重點,嚴格查處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執(zhí)法中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非機動車、行人能認識違法后果并主動消除違法的,通過“柔性執(zhí)法”進行教育,使違法人容易接受、入腦入心,提升市民守法出行意識。目前,市區(qū)主要路口非機動車、行人遵法率由之前的不足70%提升至近90%,禮讓斑馬線已成為機動車駕駛人的行為自覺,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也呈現(xiàn)大幅下降趨勢。
科技引領,提升管理水平。4月27日7時30分,在南京路泰安道交口,不少行人站在路邊。等路口行人信號燈變?yōu)榫G色后,大家快速由斑馬線通過。而此時路邊的信息屏上,正顯示著4張照片,對剛剛違法闖信號燈的行人進行公開曝光……兩年時間內,在全市200余處重點路口陸續(xù)安裝啟用了“闖紅燈人像識別”自動抓拍、智慧交通廣播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警務科技設備,通過聲吶定位抓拍違法鳴號,利用高點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現(xiàn)場查處“加塞兒”車輛,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實時識別曝光違法行為人,交警有了這些科技裝備,執(zhí)法管控效率有效提升的同時,對不文明交通行為人形成了強力震懾。
創(chuàng)新機制,凝聚共治合力?!白詮墓步还懿块T與我們聯(lián)合采取違法騎行人限騎等措施后,用車過程中的違法騎行、違規(guī)停放等行為大幅減少,直接助力了我們的運營管理?!惫鲂刑旖蛘战浝砀哐┲駥τ浾弑硎?。以警企合作為切入點,深化與共享單車等企業(yè)的合作,定期會商、交換數(shù)據(jù),對違法的共享單車騎車人采取臨時性停用、封禁等措施,形成不文明交通行為人“一步違法、步步難行”警示效應。同時,以改善道路通行條件為立足點,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增設、更換中心城區(qū)安全護欄近120公里,新增非機動車行人信號燈40處,施劃“車讓人”交通標線、標志10處,切實保障慢行交通路權。以群眾監(jiān)督為擴展點,推出線上舉報交通違法渠道,注冊用戶達到13.6萬人,舉報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6.5萬次,使全民監(jiān)督、文明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宣傳發(fā)力,根植文明理念?!盃幾鑫拿骱盟緳C”“文明交通主題加油站”“零酒駕”創(chuàng)建等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奈拿鹘煌ㄆ放莆斯姷哪抗猓忻駝⑴渴且幻郊臆囻{駛人,1月5日幸運獲得我市第二屆“爭做文明好司機”活動第四期周周獎一等獎,“報名參加完活動后,只要駕車外出,就會下意識注意不要違法,不僅只為獲獎,也為安全文明出行貢獻一份力量。”兩年來,全市交警和文明交通志愿者,深入社區(qū)、農村2.5萬余次,大中小院校1萬余次,專業(yè)運輸單位2萬余次,舉辦各類文明交通主題宣傳活動5000余場,全市各樓宇電梯顯示屏、地鐵車廂電視、沿街大屏幕等隨處可見的音視頻文明交通公益廣告,于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交通參與者“敬畏生命、文明出行”意識,有效助力了文明交通習慣的養(yǎng)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