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
|
||
|
||
中醫(yī)處方中,有很多種藥材平時就存在于廚房中,例如生姜、大蔥、花椒等??梢哉f,廚房中就有很多觸手可及的中藥。 酒——可調理關節(jié)疼痛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介紹,久聞國酒茅臺之名,價格昂貴,于百姓而言可望而不可及。據說當年紅軍路過茅臺鎮(zhèn)時,因傷兵眾多,缺醫(yī)少藥,便用茅臺酒泡洗傷口。因為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念上看,以高度數(shù)的白酒清洗傷口真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中醫(yī)則認為白酒有強烈的破血行血作用,對于肝血郁滯,血行不暢的月經不調病人也有效。 我在門診上就曾治療過一位軍官,他年輕時受傷,夜宿山區(qū)農家濕地上,后遺下雙膝關節(jié)疼痛,經常發(fā)作,夜間更甚。后來我依據病情,給了他開了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口服,只是煎藥方法特殊一些,以黃酒代水煎藥??赡苁屈S酒煎藥將藥中更多的有效物質煎出了,數(shù)劑藥后,他多年的膝關節(jié)疼痛居然就此痊愈了。 很多人喜歡自己在家泡保健酒,但需注意,應合理選用藥材,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傳統(tǒng)食物、食藥兩用的藥材,且中藥材、飲片必須經過特殊加工,功能強烈、有毒性的藥不建議用來泡制。盡量選單一或少量種類藥材泡制,多種藥材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配伍應用。 居家保健建議喝米酒,酸酸甜甜既好喝又能暖胃開胃促消化,老人小孩子都適合。 花椒——泡菜消水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介紹,花椒不光可以做菜,還能藥用,連做菜棄而不用的種子一一椒目,都能入藥。我曾治療一位90多歲的心衰老人,下肢水腫得厲害,但吃湯藥較困難。于是,我讓其家人找來花椒的椒目與老人所吃的軟飯湯類同煮,一兩周后,老人精神漸旺, 水腫漸消。 有位同仁早期曾長年在歐洲工作,飲食不周,因而脾胃受損?;貒?,飲食稍有不慎則腹瀉腹痛。一日科室聚餐,可能吃了生冷油膩的東西,回到家里他便覺得胃腸不適,腹痛如絞,泄瀉不止。情急之下,找來一包五香粉,沖來喝了。立時,原本不安的五臟立刻安靜下來,腸鳴消失,肚子也不痛了。五香粉的配料主要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等,個別的配方里還有干姜、豆蔻、甘草、胡椒、陳皮等,都是些辛香的藥物,原本是用于燉制肉類菜肴,但包括花椒在內的諸藥均有溫中止痛的功效,正合適治療這種脘腹冷痛之癥。 在李時珍眼里,花椒也是個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藥物。比如《本草綱目》指出:“椒,純陽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入肺散寒,治咳嗽;人脾除濕,治風寒濕痹,水腫瀉?。蝗胗夷I補火,治陽衰溲數(shù),足弱,久痢諸證”。也就是說,花椒既可入肺,又可人脾,兼能入腎,上、中、下三焦的疾病均可治療。 蔥——外用調理小便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介紹,中國人廚房炒菜為什么都愛先煸蔥姜?從中藥性味的角度來看,許多青菜都本性偏涼,但蔥姜都味辛性熱,與青菜同炒,起到糾偏的作用,使陰陽和合,起到滋補作用。這就是中國人“合而不同”的理念在廚房與醫(yī)療上的應用。 外感受涼之后,病臥之時,來一碗蔥姜湯,里面放足切得細細的蔥白絲,蔥香四溢,喝一口便令人覺得周身溫暖,胃口大開,汗出涔涔,病立刻也就好了?,F(xiàn)代研究說,蔥中所含的成分有刺激汗腺的作用,可以發(fā)汗散熱,還有刺激食欲的作用。 遇到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多或因感受寒邪引起的腹痛腹瀉伴有食欲不佳的情況,都可以先用蔥來試試。比如煮點防風蔥白粥喝就不錯,也可以與生姜、紅糖同煎,做成“姜糖蔥白飲”服用,對風寒感冒、鼻塞流涕效果不錯。古方還有“蔥豉湯(蔥白和豆豉煎成的湯)”,以及民間的“三根湯(蔥根、白菜根、蘿卜根一起煮湯)”,都對預防感冒有一定作用。 除了內服,蔥白和蔥葉還可以外用治療疾病。許多古醫(yī)書中都記載,腹痛小便不通,可以用蔥白炒熱外敷小腹。 生姜——可解魚蟹之毒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介紹,生姜是非常重要的一味治療外感風寒的藥物,對于風寒型的外感,單純的姜湯便可以起到發(fā)汗解表的作用?,F(xiàn)在中西合璧的飲料——姜汁可樂,最為流行,便是將中藥的生姜與西方的可樂結合到一起,替代了傳統(tǒng)的姜糖水。 生姜也可解魚蟹之毒,我當年在醫(yī)院急診實時便遇到一例病人,他因貪便宜買來不新鮮的螃蟹,食后腹瀉腹痛。帶診的兩位老師,一位要給予輸液抗菌止瀉;另一位則反對,令病人將紫蘇、生姜煎湯服用。結果中醫(yī)療法占上風。在病人留院觀察期間,我眼見其服湯藥后不久痛瀉即止。此后,我每食蟹,必將姜切細絲,與醋同食,以防中毒?!都t樓夢》里薛寶釵的詩《螃蟹詠》是對生姜止嘔的最形象的描述:“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冷積定須姜”。從中醫(yī)的角度看,蟹為太寒之品,需要姜的溫熱之性來中和,食后才不易致病。 在中藥炮制學中,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這些特性,用姜汁這一輔料對藥物進行炮制,來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長于清熱化痰,姜炙后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樸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通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強其寬中和胃的功效;黃連姜炙后可緩和其甚過苦寒之性,并有治胃熱嘔吐之功。 陳皮——老的藥效才好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門診上常有人問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家里曬干的桔子皮放進藥鍋里一起煎,不用再買藥店里的陳皮了?其實這兩種東西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陳皮是指廣陳皮,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所產的大紅柑的干果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清代醫(yī)家葉天士的“二陳湯”,就特別寫明要“新會皮”。 因不是新會所產的桔皮藥效遠遜,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一般新會皮要反復曬過五年以上才會送到藥店,而那時的柑皮顏色已經發(fā)暗發(fā)黑。道地藥材,是凝結了先人智慧的,如果真能遵從,事半而功倍。 我曾治過一家三口,可能是家里飲食太好,或者脾胃都有問題,三人全部是白厚膩苔。我給他們開的處方中便全都有陳皮,但父親的藥是在深圳買的。買藥時,他還專門打了個電話給我,問要買什么價位的陳皮?我回答說,當然稍貴些的會好,人參、石斛等好藥莫不如此,中國人講究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是道地藥材,價格雖貴,但療效有保證。于是,那位父親買了較貴的廣陳皮。 三周之后,一家人再來復診,父親的厚苔不見了,頑固的血壓也有所降低。而母子二人的藥是在北京買的普通陳皮,雖然他們的不適癥狀等有所好轉,但苔厚膩改善卻不明顯。 想起那位父親給我打過的電話,我若有所悟。考察了北京幾家著名的大藥店,結果發(fā)現(xiàn),包括同仁堂在內的藥店,如果處方上只寫陳皮,店家給的都是桔皮,而不是廣陳皮。 醋——涂肛門治蟯蟲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黃濤:大家都知道,醋是山西人的“命根子”,每頓飯都離不了。原因是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干燥,溫差較大,水土堿性大,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堿性,維持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幫助消化,有利于身體健康。 《傷寒論》里還有個烏梅丸方,是治療膽道蛔蟲病的,其中醫(yī)原理是“酸可伏之”,就是說酸味的烏梅可使蛔蟲安靜,不在肚子里面鬧騰。根據這個理論,我曾試過在患有蟯蟲病的患兒肛門周圍涂些醋,果然,孩子不再總摳屁股,嚷嚷屁屁癢了。 在張仲景生活的那個時代,醋被稱為苦酒。因此,《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許多方中都用到了醋,如《金匱要略》中有黃芪芍藥苦酒湯,治黃汗便是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黃芪、芍藥、桂枝來治療表虛津傷所引發(fā)的黃汗、多汗、皮腫、水腫等病癥?!稘h方新解》中載本方對腋臭也有效。 《傷寒論》中的半夏苦酒湯是把半夏和醋煮在一起,具體做法是將雞蛋1個敲破一端,去蛋黃,留蛋清;醋適量,傾入蛋殼內,并放入半夏6克,置火上烤沸3~5分鐘;除去半夏,趁熱下蛋清,攪勻,少少含咽。某次講課時我與一位山西籍的老者交流,他說他曾以此方治療過許多音啞咽痛的病人,用的就是他們山西的老陳醋配上半夏。 |
||
|
||
相關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