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鑒賞 |
|
||
|
||
《潘象安集》書影
楊柳青,這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名。 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楊柳青地近丁字沽,四面多植楊柳,故名。于文定公慎行《楊柳青道中》詩:‘鳴榔凌海月,捩舵破江煙。楊柳青垂驛,蘼蕪綠到船。笛聲邀落月,席影掛長天。望望滄州路,從茲遂渺然。’潘中書季緯詩亦有‘客路蘼蕪綠,人家楊柳青。’之句。”(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欽定日下舊聞考》中也收錄該句,但將作者稱為“潘舍人季緯”。)由此,楊柳青作為地名,大量地出現(xiàn)在后世詩詞中。而這兩位寫楊柳青的詩句,也被后人爭相引用和模仿。如清代詩人王乃斌的《津門》詩中就有“驛路亭多繞楊柳,舍人詩好憶蘼蕪”之句,汪沆則有“曾來只欠靡蕪綠,五字空吟潘舍人”的感嘆,清代無名氏《直沽棹歌》亦有“蘼蕪楊柳綠依依,檣燕檣烏立又飛”的描寫…… 從《長安客話》開始,到乾隆年間出版的《欽定日下舊聞考》的收錄,到1937年張江裁作《楊柳青小志》時的引用,再到之后的《西青區(qū)志》《楊柳青古詩萃》等文獻(xiàn),潘舍人的這首詩好像只有這兩句存世,從未有全文的記錄。 2012年,西青區(qū)委、區(qū)政府組織開展“尋根大運河”活動時,筆者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于是,下決心找到全文以消除這個西青文化的遺憾。但是,雖然大量查閱了文獻(xiàn)資料,找到的仍然只是這兩句,更是難以查到作者“潘季緯”的蛛絲馬跡。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筆者心間。 2018年,筆者在整理“尋根大運河”活動中新發(fā)現(xiàn)的古詩,并對西青文獻(xiàn)中原記載詩詞做考證時,又想到這個問題,但仍然毫無線索。直到一天,筆者考證汪沆《楊青驛》一詩時,突現(xiàn)靈感,悟到詩人名字可能不是潘季緯,而是蔣一葵把詩人的排行(古人習(xí)慣以“季”表示排行第四或最小的男孩)加進了名字。詩人名字可能是潘緯! 于是,上網(wǎng)檢索潘緯條目,果有其人!潘緯,字仲文,一字象安,歙縣人。萬歷年,以監(jiān)生授武英殿中書舍人。潘緯垂髻之年即能作詩,隆慶年間做過首輔的李春芳命其子以兄長事之。撰有《潘象安詩集》。于是,找到《潘象安集》挨篇查閱,終于在卷二中找到該詩。該詩題為《別汪子維舟次楊柳青有寄》,全文如下: 牽衣別短亭, 解纜下長汀。 客路蘼蕪綠, 人家楊柳青。 點入楊柳青,妙! 一樽醒復(fù)醉, 孤棹去遠(yuǎn)停。 回首天南北, 何時更聚星? 四百年后,楊柳青人終于能看到這首讓楊柳青名聲遠(yuǎn)揚的詩句全文了! 文字:馮立 |
||
|
||
相關(guān)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