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當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
|
||
|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親朋好友熱熱鬧鬧在一起吃飯、相互夾菜,是中國人表達親近的方式。 但是,危險的幽門螺桿菌(Hp)就這樣在餐桌上傳播開來。 目前,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平均感染率為62.8%。雖然中國感染率已由70%降至約50%,但感染人數(shù)高達7.68億,不得不防。 如果不經(jīng)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很難自行痊愈,因此感染者始終是潛在傳染源。 幽門螺桿菌容易在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染,引起胃癌和多種胃部疾病。《生命時報》(微信內(nèi)搜索“LT0385”即可關(guān)注)采訪專家,教你科學和幽門螺桿菌“分手”,保護自己的家人。 幽螺,官方認定的1類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機構(gòu)將幽門螺桿菌列為1類致癌物(對人類為確定致癌物),認為78%的胃癌是由于幽螺造成的慢性感染。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致癌物 1類致癌物清單截圖 除了胃癌,幽門螺桿菌還能引起多種胃病。 胃炎&胃癌 幾乎所有幽螺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為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等。 國際學術(shù)界公認胃炎癌變過程為: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 出現(xiàn)不典型增生的人中,1%會轉(zhuǎn)變?yōu)槲赴?/p> 胃癌早期多數(shù)沒有典型癥狀,胃疼變得毫無規(guī)律、反復出現(xiàn)燒心反酸、體重快速下降、大便發(fā)黑等癥狀,可能是胃癌的信號,非常值得警惕。 潰瘍 幽螺感染者中,大約15%~20%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 腫瘤 幽螺感染者生胃黏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淋巴瘤、喉癌等腫瘤的風險增加。 消化不良 幽螺感染者大約5%~10%會發(fā)生消化不良。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癥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維生素B12缺乏癥等胃外疾病。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能會出現(xiàn)反酸、燒心、口臭、惡心、胃痛等癥狀,引起胃炎時這些癥狀可能會反復發(fā)作。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可通過C13或C14呼氣試驗,以及血清抗體檢測、糞便抗原檢測等非侵入性測試幫助診斷。 一人感染,全家都該查一查 如果不慎感染幽門螺桿菌,唾液、嘔吐物等都會變?yōu)?ldquo;傳染源”,親吻、共同進餐、相互夾菜、接觸生活物品、飯前便后不及時洗手都給幽螺提供了傳播機會,給家庭成員帶來感染風險。 家庭成員中,有3類人更容易感染幽螺。 1 12歲以下兒童 大多數(shù)幽門螺桿菌感染發(fā)生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尤其是12歲前,感染后可逐漸演變?yōu)槲s性胃炎、腸化生。 相對其他家庭成員,母親更易將幽門螺桿菌傳給子女,這可能與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親吻等有關(guān)。 2 老年人 老年人常同時患有心腦血管和其他系統(tǒng)疾病,或長期服藥,免疫力差,是幽門螺桿菌的易感人群。被感染后,機體因衰老而難以將其殺滅。 3 患有消化道疾病者 如果患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比如消化性潰瘍,導致胃部黏膜被破壞,抵抗力下降,患者感染率就較高,約為70%~90%。 預防新發(fā)感染是家庭防控較為有效的策略。
3步防止家人相互傳染 如果有人確診,怎樣避免家庭成員相互傳染? 1 根除幽螺 所有成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如無特殊情況,均應考慮根除治療。 老年人常合并多種疾病、口服多種藥物,根除治療前應進行風險評估。 除了有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患兒必須進行根除治療外,并不建議對所有兒童采取根除治療。 2 分餐+餐具消毒 無論家中是否有感染人員,均推薦家庭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食用健康且安全的食物。 成年人避免共用器皿或咀嚼食物喂食嬰幼兒。 食品用具或口腔器具使用完畢要徹底消毒,并定期更換。 3 養(yǎng)成好習慣 由于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和水源途徑傳播,所以未感染的人要盡量做好預防,下面4個習慣可最大限度幫你“躲開”幽門螺桿菌。
“殺幽”日用品,沒科學依據(jù) 在各大網(wǎng)購平臺上,帶有“幽門”“HP”等字眼的商品十分豐富。其中,銷量較好的“殺幽牙膏”月銷量上萬件,價位在20~100元不等。 主打“抗幽門螺桿菌”的益生菌產(chǎn)品銷量也不錯,價格在40~300元間。 此外,一些丁香茶、猴頭菇等代茶飲品,甚至還打出了“治療藥”的旗號,“清除頑固口臭”“藥食同源”“趕走幽門菌”等都是其宣傳亮點。 這些號稱“堅持使用能轉(zhuǎn)陽為陰”“靶向清幽”“養(yǎng)胃清幽”的日用品,真的能清除幽門螺桿菌嗎?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蔣建霞介紹:“上述產(chǎn)品功效科學依據(jù)不充分,(請大家)不要相信違法廣告的夸大宣傳。(幽螺)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根除幽門螺桿菌必須進行藥物治療,臨床上公認的是四聯(lián)方案——“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鉍劑+兩種抗生素”組合。先抑制胃酸分泌,改變胃內(nèi)環(huán)境,降低幽門螺桿菌活性,再聯(lián)合抗生素才能將“菌”殺死,療程約14天,約80%~90%的患者可一次根除,部分患者需要反復治療,可見消除幽門螺桿菌并不簡單。 |
||
|
||
相關(guān)新聞 |
|
|